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落实“双减”工作,以“课堂变革”、“双减”下的作业布置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工作内容,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一、教学常规:常抓不懈、追求细节
1.严格落实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增加或缩减规定的课程、课时;严格课程管理,做到总课表、班级课程表和教师任课表三表统一;积极做好巡课工作,严格执行调课审批、登记制度,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缺、改课;按时到达课堂,不拖堂,杜绝随意占课,随意缩减课堂教学内容等现象。
2、切实保证学生活动时间。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和两次大课间活动,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每个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游戏、交流等方式放松休息,切实保证学生每天的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大力开展教师听评课活动。教师积极参与每学期的“一人一课” “一课三磨”等听评课活动,健全听评课制度,教师听课节数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做好听课笔记和评价记录,加强与执教教师的交流研讨。进一步完善学校中层以上行政人员听课、评课制度,强化对教学的监督与指导。
二、课程建设:夯实基础、减负创优
1.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结合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国家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学情,制定各学科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重点、教学方法建议及评价方式等,确保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继续加强学校的优势学科建设,实施打造优势学科辐射带动薄弱学科策略,形成学科特色,提升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2.创新落实特色课程。本学期,学校将基于“彩虹桥”幼小衔接课程基地,开发“学科+”的幼小衔接课程资源,开展发展学科能力的半日活动;并继续做好与幼儿园的衔接活动,开展两校(园)的交流;继续做好“阅读+写字”课程,落实课程实施时间,加强监督、反馈;继续落实科技节、艺术节等校节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更多的学生被看见。
三、校本教研:求真务实、研学一体
1.常态开展校本教研。本学期,继续以“一人一课一主题”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鼓励老师带着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与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共同研讨,积极反思,力争使研讨活动步步落实,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
2.以课题研究促教研。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更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中,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小问题、实问题,确定成研究的小课题,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以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促进课堂变革。
四、教师培养:多措并举、超越发展
1.师徒结对,发展青年教师。新学期,为营造“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好氛围,我们将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每月开展“师徒互听课”,日常指导青年教师做好备课作业、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工作。
3.多元平台,培养骨干教师。新的学期,我们将发挥集团学科中心、名师工作室力量,以及学校区级以上带头人的引领,在专业发展上,带领老师们有所提升。借助各级各类比赛,展示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师整体教学素养。
3.读书交流,浸润全体教师。新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阅读社团”活动,推进教师的阅读。共读一本书,期初开展全体教师的读书分享会,评选 “最美读书人”,让读书成为最美的姿态。
五、落实“双减”:精益求精、提质增效
1.提高课堂效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教师用从观察自我课堂出发,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构建民主、开放、自由、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任务驱动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2.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要精准设计、布置作业,作业布置做到适合、适度、适量。加强备课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拓展性作业。
3.提升课后服务品质。内挖外引,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与校本特色课程、社团活动等紧密结合,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本学期,在课后服务时段,可以增设活动时段,促进学生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
新的学期,我们要凝心聚力,精耕细耘,努力开拓新局面。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盛泽小学开展第二年上岗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