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深耕 润心润行——盛泽小学2024-2025学年(二)德育工作计划
日期:2025-02-11 14:17:02  浏览量:2

德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为学生心灵播撒阳光、滋养成长的重要力量。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将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三全育人”理念,围绕“五育并举”工作要求,继续以课程育人,以活动润心,聚力深耕,进一步培养善倾听、慧学习、懂合作的盛小和娃。

一、研训相济,德育队伍添动力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专业的德育团队,是有效落实德育工作的保障与财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水平,增进团队协作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1.强化德育团队:挖掘年级组力量,丰盈德育团队。积极鼓励年级组长及德育骨干参与到德育活动策划及管理中,通过潜力一线德育力量的丰富经验和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德育活动的育人实效,让每一次德育活动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宝贵契机。

2.开展老班说班:聚焦年级组共性问题、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等为话题,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老班说班”交流活动。通过“老班说班”研训,为班主任们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平台,帮助班主任们打开带班育人思路,提升青年班主任学生育导、班级管理、家校沟通、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实操素养让每一位班主任们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3.落实全员导师:根据教育局要求做好全员导师制工作,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导师的、生生有德育导师的意识。在树立“三育人”意识的同时,更要加强任教班级任课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做好每月一次的班级任课教师会议,对学生心理进行研判、对班级情况进行商讨,促进班集体建设。根据要求做好学生的受导工作并填好德育导师工作手册,主动关心学生、家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4.培育“红领巾”团队: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主持下,结合校园文明现象、管理评比等情况,通过主题宣讲、活动实践、问题思辨等活动形式进行每月一次研训或分享,强化队干部责任意识,发展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队干部角色荣誉感让少先队成为校园文明的引领者和传播者

二、协同育人,聚品牌向心力

持续挖掘并发挥家庭、学校及社会的育人资源与作用,在“家、校、社”中寻求合力与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从而更好地润泽童心,进而擦亮学校“和润德育”品牌底色。

1.持续推进爸爸课程:本学期持续推进“智慧家·爸爸课程”系列活动,并重点做好“爸爸导师团”活动。每位“爸爸”背后就是一份课程资源,由德育处牵头招募,做好各年级“爸爸导师团”课程序列表,利用晨会、午休、班会、活动课等时段,从主题教育、传统文化、职业魅力等项目中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课程学习体验。从而进一步提升爸爸们的角色意识,以榜样激励的形式优化亲子关系。

2.不断深化思政融合:继续做好学校“思政会客厅”活动,根据每月德育主题进行系统规划,通过邀请榜样人物、乡贤名士、社区先锋等做客国旗下讲话或者年级大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人物事迹,感悟人物精神,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落实好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的班级微思政活动,根据德育配档表的主题,通过家长主题微宣讲、学生主题展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关注健康,铸牢润心支持力

身心健康是师生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常态化做好日常的润心工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我是”“我有”“我能”积极心理。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寒假“爱心来敲门”家访暖冬行动,开学初做好班级特殊学生的一人一档工作,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做好心理帮扶工作并填好过程性辅导记录。建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心理网络,结合每两周一次的心理班会及每学期的心理团辅、个辅等活动,筑牢学生心理安全防线,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班级内建设“润心角”,时常更新阳光心理小贴士、减压游戏、绿植养护、“悄悄话”信箱等,为学生提供情绪窗口。做好生命健康教育月的活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2.优化融合教育资源建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排摸符合融合教育的学生,制定一生一课表,通过班级融合学习和融合教师一对一辅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地教育引导、行为纠正。同时,利用好各个资源场室对学生进行统感训练、注意力训练及基本的知识辅导,帮助融合教育学生在社团活动、课堂教学个性化辅导、体育、美育等活动中获得成长。

3.抓实行为养成教育继续推进《学生成长护照》评价工作。班主任、科任老师做好“积分换章”“集章兑卡”常规评定、奖卡发放工作,以进阶式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中实现成长。

四、活动实践,主题教育提活力

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文化的助力,是学生成长的动力,也是德育工作的显性表现。将《吴江区德育工作配档表》常规活动与校本特色活动有机融合,进一步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强化感恩品格。抓好重点主题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以“元宵节”“清明节”“青年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了解党史国情及传统文化,开展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爱国意识。以学校“艺术节”“十岁成长仪式”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中国自信。借助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红领巾”红色寻访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党史爱祖国,从小埋下爱国的种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生命安全教育

以“1530”为工作要求,每天放学离校前开展1分钟安全教育;每周周末离校前开展5分钟安全教育;每个节假日离校前开展30分钟安全教育,强化学生预防传染病、防诈骗、防欺凌、防火、防溺水等方面安全意识。积极转发学校下发的各类安全教育提示,强调家庭教育责任。善于洞察并上报班级、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发现事件,坚定“以人为本”的立场,第一时间冷静应对,及时上报,并做好事件原委调查与沟通。

3.感恩教育

懂得感恩,能让人关注到生活中的积极面,提升韧劲,和谐关系。以“学雷锋日”开展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关工委与少先队联动,开展主题宣讲等活动,宣扬雷锋精神。整合“妇女节”“劳动节”“八礼四仪”等活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孝亲敬老中华美德。

除以上主题教育内容,平时要根据《吴江区德育工作配档表》内容,定期开展好环境教育、理想教育、诚信教育等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五、学思相长,家校共育有助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校共育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中的强大助力。

1.智慧家课堂多样化。通过亲子互动式活动,如亲子故事会、亲子运动会等互动活动,丰富家长开放日活动形式,增进学生家庭亲子关系,密切家校联系。通过“家+”传导式活动,如家长育儿经分享、家庭教育讲座、“林老师”团队现场咨询等活动,提高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科学性与责任感。通过职业启蒙式活动,如家长讲职业故事,跟着家长去上班等活动,激发学生感恩家庭、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

2.志愿服务常态化。充分发挥家长志愿者的力量,利用好校级、班级志愿者两支队伍,开展好蓝盾志愿者护航工作,让家长协助学校做好管理工作,同时家长的志愿服务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促进学生品德生长。征集志愿者开展家长晨间验菜活动,促进食品安全,为学生的饮食安全护航。

3.家长督导主题化。分主题的开展好每月一次的家长督导活动,如德育条线中班级环境布置、班晨会等教育工作;如教学条线中课堂常规、学生大课间活动等工作;如总务后勤条线中校园安保、阳光食堂等工作的督导,鼓励家长督导团提出建议,帮助学校更好地发展。

凝心聚力且深耕,润心润行育心荷。在育人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凝聚团队动力,协同共育助力,点亮生命活力,让每个孩子在爱与被爱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