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发布两年以来,高质量实践新课标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学期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学校文化建设转型;2.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为主体的课题建设;3.课程、教学提质增效行动;4.教师素养结构调整;5.教科环境建设优化;6.科研重点项目打造。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教育目标。
一、学校文化建设转型
根据新课程方案精神,审视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优化学校办学机制,为学校宏观发展提供决策性建议。
调整学校文化建设架构。以新课程方案精神审视学校文化基础和发展规划,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宏观建构:(1)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纲要架构;(2)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3)学校现有文化机制优化。
系统化落实教育教学行为。用新课程方案理念系统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确立盛泽小学优秀儿童形象,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目标。(2)改革评价形式,对应基本原则改变对教师和学生评价标准。(3)优化课程结构,根据“课程设置”优化课程配置。(4)形成教学经验,根据教学要求形成有效经验,形成个性化教学模式。(5)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形成生态的支撑体系。
分层分步落实新课程方案精神。分层包括从行政、一线教师、学生,人人领会新课程精神,从不同层面和范围理解相关理念。分步包括从读、学、创三步入手:第一步,读课标提高认识,采取暑期读书分享会交流阅读经验,辨明深层含义。第二步,用课标提高行为,采取模仿、应用的方式,系统推进学历案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第三步,用课标创新教育,采用实践+反思的方法,形成创造性经验,反馈于课程标准。
二、以“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为主体的课题建设
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也是课题建设的重点。学校课题建设要做到重基础、抓重点,做融合。
1.抓重点。抓好2024年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工程”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学校有9位老师成功立项,本学期做好课题开题和修改工作,并加强六方面过程性管理:做好课题研究计划、总结、过程性记录(每月一次)、研究资料、研究成果、结题报告。严格遵循课题管理要求,其中研究人员变更须申报上级部门批准。
2.重基础。学校集体课题申报相关工作。集体课题是对学校整体工作的规划和引领,学校申报集体课题“基础教育集团型学校‘再生’机制的研究”,并展开相关工作。
3.重融合。学校在课题的推陈出新方面,既要重视原有课题的研究,加强“三单”教学模式和新课程理念的融合。又要重视新旧课题的衔接,做到原有成果不放弃,研究成果重积累。
4.继续做好省市课题的申报和结题工作。10月做好新一轮省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教科室做好课题材料的审查工作,提高结题的成功率。
三、课程、教学提质增效行动
课程和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要渠道,从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经验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教科部门需要创新模式,提供经验,及时整理,为广大教师做好服务工作。
创新转化模式。包括论坛模式、课题进课堂模式、读书模式等等。厘清核心素养和学习方式,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社会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等关系,组织相关讨论、写作、教学研讨等活动,要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研讨主题,防止研究碎片化、片面化的现象。
及时整理研究经验。根据集团安排,及时整理学历案研究经验,组织相关设计活动,做到设计、上课、反思系统化跟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组织系统研究活动。包括理念研究活动,对“一致性”“询证”“项目”等概念组织征文、研讨等活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推出教师们的先进做法,对“表现性”“进阶评价”等搜集相关案例,形成成功经验。通过教师们的个体经验展示,促成整体理解优化。
四、教师素养结构调整
根据学校四有好教师建设要求,培养面向未来、基础扎实、思想过硬的好教师,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
1.提升教师写作质量。继续抓好教师论文撰写活动,要求期初有规划,做好选题指南工作。加强论文的过程性指导,成立教育论文写作团队。把论文和平时工作结合起来,一边辅导,一边实践,确保教师在四大省级论文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2.抓好教师读书活动。要紧扣课程标准理念,课题研究方向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真实工作读书,要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期初开展全校读书展示活动,把专业书籍读精读细、读通读会。及时编撰《教师读书笔记》。
3.倡导具有新课程特质的教师形象。根据新课程实施原则,倡导教师掌握四项本领:理解学生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素养评价能力。
五、教科环境建设优化
做好教科文化的传承和规划工作。
1.优化信息环境。策划好“目澜讲堂”,让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智慧被发现、分享。优化校园网科研板块的建设,做好微信推介,向报刊杂志介绍科研经验。做好以往教科经验的整理工作,包括学校课题资料、校刊、专著、校史、年鉴。
2.进行科研微信推送,计划主题为:《专业阅读:把课程标准读完整》《学历案:一种整体的方案》。
3.做好科研简报工作和《目澜教育》。做好每学期一期《目澜教育》编撰工作。简报每月一期总结学校科研工作,做到内容充实,活动丰富。
六、科研重点项目
本学期科研重点项目如下:
1.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的规划和整理。学校预定的教学成果为《流动儿童学习支持系统的建构》,做好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2.做好学历案的推广和整理工作。根据集团建设要求,推广学历案的设计和实践,学校需要分学科系统整理学校案例集,编撰《核心素养指导下学历案建设研究》。
3.基于新课程要求的评价体系改革。学校需要跟进评价体系改革,从评价标准、项目、形式等方面创设相应的内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核心素养结构。
任务分工:
娄小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学校情报工作策划、教师发展、片教科研活动、学校重大教科活动、教科日常活动、教科工作考核
吴倩倩:学校集体课题研究、苏州市级课题结题、目澜讲堂、课题考核
田燕菲:教科微信发布、青年教师随笔评比、陶研会
徐琳劼:课题网络化管理,校刊一期
吴怡婷:教科月报(每月一期)
教科每周工作安排
序号 | 周次 | 内容 | 负责领导 |
1 | 第一周 | 制订教科工作计划 制订目澜讲堂计划 学校读书活动展示、学期论文评比 | 娄小明 吴倩倩 吴倩倩 |
2 | 第二周 | 教科组研讨会 | 娄小明
|
3 | 第三周 | 教科协作组组建 陶研会活动方案 区级课题网络开题活动 | 娄小明 娄小明 吴倩倩 |
4 | 第四周 | 学校课程基地方案修改 | 娄小明 |
5 | 第五周 | 教科月报上送 青年教师随笔上报 | 徐琳劼 田燕菲 |
6 | 第六周 | 课题网络化检查通报 | 徐琳劼 |
7 | 第七周 | 青年教师读书会活动 | 吴倩倩 |
8 | 第八周 | 苏州市结题资料上交 | 吴倩倩 |
9 | 第九周 | 课题研究汇报 | 娄小明 |
10 | 第十周 | 教科月报上送
| 徐琳劼 娄小明 |
11 | 第十一周 | 课题网络化检查通报 | 徐琳劼 |
12 | 第十二周 | 《目澜教育》2024出刊 | 徐琳劼 |
13 | 第十三周 | 机动 |
|
14 | 第十四周 | 教科月报上送 | 徐琳劼 |
15 | 第十五周 | 月课题网络化检查通报 | 徐琳劼 |
16 | 第十六周 | 机动 |
|
17 | 第十七周 | 学校教科成果奖申报 | 娄小明 |
18 | 第十八周 | 教科协作组年度成果交流会 | 娄小明、徐琳劼 |
19 | 第十九周 | 课题资料整理 | 娄小明 |
20 | 第二十周 | 期末论文评比 月课题网络化检查通报 | 娄小明 徐琳劼 |
21 | 第二十一周 | 教科期末工作考核 教科期末工作总结 | 娄小明 吴倩倩 |
盛泽小学教科室
2024.8.18
- 上一篇:2024年教科简报(9月)
- 下一篇:盛泽小学融媒体宣传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