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主课题学期汇报
日期:2024-06-28 15:19:34  浏览量:2

江苏省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学期汇报表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流动儿童课堂学习支持系统的实践建构

主持

戴建琴、娄小明

课题

编号

B-a/2020/02/39

承担

单位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立项

时间

20201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资助

课题

立项

课题

 

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主课题学期现场研究部署

公布本学期课题研究的主题和计划。2月盛泽小学开展以围绕学校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主课题《流动儿童课堂学习支持系统的实践建构研究》为主题的2024年寒假论文颁奖活动。3月盛泽小学开展“学习单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盛泽小学课题组介入高英教研组开展主课题研讨活动”“学习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盛泽小学课题组介入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主课题研讨活动”为主题的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课堂观察研讨活动。4月盛泽小学开展“专家引领,指明方向——课堂教学成果提炼指导活动”5月盛泽小学召开“带本好书去管理——盛泽小学行政读书分享”。6月盛泽小学参加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集中结题鉴定活动。

课题研究的学期部署,能确保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活动保质保量如期开展是必不可少的。大家明确了研究的主题和计划,使得课题研究更加有目的、有方向对成果的发布根据安排作进一步的提示确保每学期都有成果形成。

二、加强课题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

课题组成员每月围绕课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2024年共学习了文献资料:《从“学习单”到“学评单”,让“学教评一致性”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从学习任务单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精准学习》等文献,以及学习如何进行课题的结题准备,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如何准备课题过程性资料等。除了本校的学习外,每个成员都主动参加了省市区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网络培训活动,学习先进、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三、请专家把脉指导,引领课题研究的方向

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专家见多识广,学术底蕴深厚,他们往往更能把握住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出谋划策,学校专门聘请省教科院的专家定期为学校主课题作指导。在专家的引领下,课题组对“流动儿童课堂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重新进行了设计,并且在全校开展了调查问卷,同时完成了调查报告的撰写。专家还着重指导了支持课堂学习的“三单”的设计,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使得“三单”的设计更符合儿童的特点。同时还指导了“三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切实提升流动儿童的课堂学习力。在课题成果主课题书稿的撰写上,专家也是多次指导,几经修改,最后才成稿。

四、教研与科研融合,多形式开展课题研究

本年度在校长室的引领下,教科室与教务处联合开展主课题研究活动,积极举办多形式、有主题的课题研讨活动。教研与科研本来就不应该是两张皮,相互的融合才能推动教育向前发展,才能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因此每个学期的开学初教科室与教务处就联合制定计划,由教科室提供课题研究的主题,教务处联络各学科教研组长,自由选择教科室提供的课题研究主题,然后分学科、分年段进行相关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同时以学校集体课题组、教科协作组为引领的课题组成员每月开展定主题的大型课题研讨活动。先后开展了“流动儿童自述课堂学习支持系统助我成长的故事撰写研讨”“流动儿童课堂学习支持系统的实践建构研究的书稿作线上指导”“流动儿童自述课堂学习支持系统助我成长的故事交流会”“学习单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主课题研讨”等活动。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使流动儿童课堂学习支持系统的实践建构更加完善,同时对学生的把握也更准确到位了,教师的业务和研究水平也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一)形成课题研究的书稿

课题组完成了课题的书稿定稿。通过学校专门聘请省教科院的专家定期为学校主课题书稿撰写作指导。专家分别通过对主课题书稿重点章节的撰写、专著撰写进行指导,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为主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课题组成员成果发布

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多篇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和发表,其中有14篇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有7篇课题论文获奖。

本年度发表研究论文如下:

1.戴建琴、沈红《积极打造为儿童课堂学习服务的工具系统》发表于《江苏教育》2024年5月;

2.戴建琴《英语单元整体视角下的作业设计》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4月;

3.沈红《运用虚拟工具提升流动儿童科学学习力的研究》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1月;

4.张丽芳《“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后练习单设计与运用的策略》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2023年第19期;

5.周琪楠《流动儿童课堂学习支持系统的实践建构研究》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7期;

6.钱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英语O2O预习模式探索》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2024年1月;

7.韩颖《“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英语预习模式的创新研究》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1期;

8.张红《建立新型学习伙伴关系,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发表于《教育考试与评价》2023年第30期;

9.山卫英《综合实践主线引领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研究》发表于《启迪》2024第10期;

10.吴怡婷《利用学习单促进流动儿童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实践研究》发表于《向导》2023年19期;

11.沈娟《赋能家庭教育 促进流动儿童阳光成长》发表于《科教与创新》2023年第29期;

12.姚赟丽《问题驱动:提升流动儿童科学学习力的有效途径》发表于《时代教育》2024年6月;

13.沈费铮《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三单学习模式的研究》发表于《启迪》2024年4月;

14.吕彬清《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语文实践型作业设计研究》发表于《教育科学》2024年第11期。

(三)课题组成员研究论文获奖

1.娄小明《基于课堂学习支持系统观的“三单”设计和评价》获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育管理论文一等奖2023.12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

2.娄小明《学习质点境阈中的“三单”设计和实施》获2024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2024.12;

3.钱莹《跨学科主题学习:“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英语实践作业新视点》获第36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三等奖2024.11;

4.沈红《基于情境任务单的科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获区“‘教—学—评’一致性有效课堂建设”研究征文特等奖2024.07;

5.吴倩倩《基于小学语文九宫格学习单的“目标进阶式”评价策略》获2023年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3.12;

6.童宽《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三单”教学策略探究》 获2023年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23.12;

7.童宽《“教学做合一”视域下运用“三单”促进深度学习》获2023年吴江区教育学会优秀陶研论文评选一等奖2024.03。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

1.对于课题书稿的撰写还需要课题组成员多下功夫。

努力的方向:

1.充分深入课堂实践,通过课堂观察、课例研究、个案研究等,调研、追踪三单的落实情况,使“三单”和“两系统”更好地为流动儿童的课堂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