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本学期即将结束。由于突发的疫情,教学工作从线下转为线上,这对于盛泽小学全体英语老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即便如此,英语组全体教师依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和期初教研工作计划,本着一贯的热情、冲劲和韧劲,认真学习新课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教研计划,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以发展学生学科素养为发展目标,策划好每一次的活动,落实好每一次的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特色活动,扎实开展好英语教学工作。
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1.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素质。在如何培养低中高年段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上加强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吸纳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并把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关注的重点。
2. 学期初,我校英语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关注点,并开展相关的研究,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和期末教育论文,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校级微课题的基础上,立项第九批吴江区学年课题的老师们,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
二、落实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们英语组坚持每月开展“七认真”检查,督促和促进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每次的检查主要从教师的备课、听课、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展开,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醒,以促进老师们改进日常教学,尤其是对新教师的把关非常严格,手把手带好新人,切实督促每一位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本学年的备课着力于备课的及时、规范、有效。五年内新教师仍采用手写备课,按照区教研室下发的格式要求,有总的单元分析,然后进行分课时备课设计。每个课时都要有一定的反思。其余教师将采取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的形式——五六年级由备课组长将吴江区下发的研学案打印成册,四年级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的模式,经备课组研讨汇总成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并打印成册,每位任课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并在每个单元选择一课时撰写教学反思并在内网上进行跟帖。
本学年的作业要求延续上学期作业要求,作业检查着重于批改的及时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实行个体和整体相结合、必查和抽查相结合。作业量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原则,由备课组精选,在适度训练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本学年在备课作业的要求之上,额外增加了范本范卷的要求,要求所有英语老师在布置学生作业之前,先行手写完成各项作业的范本范卷。4-6年级任课教师完成同步练习、作业单、单元卷、E本的范本或范卷。并把此项要求加入到“七认真”检查中进行每月一次的检测。
本学期我们加大了教学常规的落实,严格按照教育集团制定的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要求,继续推行综合性作业的布置。注重低年级书写的指导与高年级课堂笔记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吴江区小学英语六年级整班写字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师生能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工作、生活的节律,迫使我们加快了改变的步伐。将传统的“线下”教研,逐步发展成为“线上”“线下”相结合,逐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向研究要质量。
备课组研讨,主要以集团骨干团队为主,进行教材解读、课堂展示等。每2周一次,利用晚上的时间,开展120分钟左右的在线研讨。集团为各年级聘请了特级教师点评指导,由两~三位骨干教师负责主讲,针对下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培训突出课堂操作要领,听课教师参与讨论并鼓励新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跨校区向骨干教师请教。
2.以教研组为单位,坚持“一课三磨”的校本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继续推进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一课三磨”制度,确保教研组内人人一年至少一节公开课,并制作好相应的公开课资料袋(包括教材解读、教案、录像、教学实录以及点评),上课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备课组开课。结合备课组内集体备课活动的安排组织小组内的开课评课活动。
(2)骨干教师研讨课。组织骨干教师、老教师开设常态课。组织青年教师集中观看、议课,议课的重点是教学方法与课堂组织方法。
(3)新教师展示课活动。在期初组织新教师展示他们的课堂教学,使之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磨练,迅速成长。
3.以集团为单位,依托英语教学学科研究中心,开展主题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教研组特邀苏州教研员袁铮老师、吴江区小学英语教研室凌云璇老师和赵志英校长莅临指导,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4.继续执行“新教师带教”政策。
指定教研组内骨干教师对三年内新上岗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每周要求师徒相互听课,并由师父作出指导,以老带新,力求新上岗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教学效率。
四、紧抓学科质量,提高全面素质
本学期,教研组长以及各年级备课组组长系统记录并跟踪各年级各班的单元检测结果,进对并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质量分析与反馈,形成集团内同年级的横向分析数据、同一个班不同年级时的纵向分析数据,同时建立教学质量追责制度,力争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力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五、组织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观摩,提升教师能力
本学期,我们学校承办了多次大型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为我们英语教研组的老师提供了丰厚的养料,为达成新的飞跃提供了可能。
9月22日-23日,苏州市2022年度“苏式课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暨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本次教学观摩活动,既是对我们盛泽实验小学英语组教育教学工作的考察,也是对我校新的一年迈好教育教学坚实步伐的激励。
10月11日,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英语学科中心暨英语名师工作室在我校开展融合阅读教学的教研活动。
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22年5-6月、9-12月的每月举办“相遇云端,教研同行”为主题的义务教育阶段线上云教研活动。
五、展望
一学期以来,英语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为把学校英语教学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而奋斗。
附组内成果
教学成果
级别 |
内容 |
教师 |
市级 |
第十七届苏州海外联谊会周氏德育奖励金 |
钱莹 |
市级 |
2022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小学英语二等奖 |
钱莹 |
市级 |
2022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小学英语二等奖 |
孙燕丽 |
市级 |
2022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小学英语二等奖 |
彭亦琼 |
市级 |
2022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小学英语三等奖 |
周晓雯 |
市级 |
苏州市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 |
周晓雯 |
区级 |
2021年吴江区嘉奖 |
戴建琴 |
区级 |
吴江区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团活动中开设《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程理解》讲座 |
戴建琴 |
区级 |
吴江区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团活动中开设《4A Unit 6At the snack bar Funtime+extended reading》示范课 |
戴建琴 |
区级 |
吴江区中小幼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开设《五年级英语课例分析和设计》讲座 |
戴建琴 |
区级 |
2022年吴江区新上岗教师培训(小学英语学科)领衔人,聘期一年 |
戴建琴 |
区级 |
吴江区中小幼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开设《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22版)》讲座 |
戴建琴 |
区级 |
吴江区中小幼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目标的设计和达成》讲座 |
戴建琴 |
区级 |
吴江区中小幼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开设《4A Unit 5 Our new home Story time》示范课 |
戴建琴 |
区级 |
吴江区中小幼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开设《基于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讲座 |
戴建琴 |
区级 |
吴江区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 |
钱莹 |
区级 |
吴江区中小幼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开设《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讲座 |
钱莹 |
区级 |
吴江区中小幼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开设《四年级英语课例分析和设计》讲座 |
钱莹 |
区级 |
吴江区第三届优质课评比荣获一等奖 |
周晓雯 |
区级 |
吴江区教坛新秀 |
周晓雯 |
区级 |
吴江区教坛新秀 |
彭亦琼 |
区级 |
2021年考核优秀 |
戴沈源 |
区级 |
吴江区优秀德育导师 |
卜秋英 |
集体荣誉 |
吴江区小学英语六年级整班英文写字比赛荣获一等奖 |
李鑫磊、计振娟 |
校级 |
一课三磨 |
孙燕丽 |
校级 |
骨干开课 |
戴建琴 |
校级 |
骨干开课 |
钱莹 |
论文情况
1.论文发表
级别 |
发表情况 |
教师 |
国家 |
《融文化意识于课堂教学,促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发表于《世纪之星》 |
戴沈源 |
国家 |
《家校共育,绘好“双减”同心圆》发表于《安家·校外教育 》 |
卜秋英 |
省级 |
《基于ARCS学习动机模式的英语过程写作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 |
钱莹 |
省级 |
《试论“小先生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明日·教育视点》 |
钱莹 |